http://creepinglights.tumblr.com/
「如何在雨天修補漏水的屋頂?」作為OCAC Bangkok最後一檔展覽的名稱,說明了打開-當代進駐曼谷的六個月中,對於「關係」這個概念的多層次結構,也如同在提問進行式的交流過程中,該如何整理並階段性的呈現與分享我們擁有的經驗與不斷生成中的想法。我們再一次將OCAC在虛構的空間裡開放...
在今天,我們幾乎放棄了以「天才」、「天賦」來描述藝術家,因為藝術家也不再以炫目的技巧和獨到的文學、神學詮釋標示其特色。在前衛的典範中,「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不僅拓寬了藝術的界域,也同時表明了整個時代的「天才」的衰落,憂鬱或乖戾的氣質不再是藝術家必備的標誌,他們也不再過著孤獨而隱居生活。
透過一個「某人曾說…」的轉述法來描述展場過去歷史向度,這裡隱約的顯現著一個不具名者的存在,作為此次展覽的標題,「某人」並非哪個確切的人,它意味著那些多樣性的文本,諸如歷史文獻、照片、口傳軼事、各類報導文章…等。人們藉著這些訊息,重新演繹與創生新的訊息,並藉此讓它的論域延展。
本展繼 2012 年底於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所舉行的同名展覽後,回到台灣再度以同名展覽作為此台泰計畫發展的一個註記。此展延續與強調這個交流過程本身的重要性,因此自 2013 年初即陸續邀請泰國藝術家來台灣進行駐地創作,透過合作以及協助的方式,讓泰國藝術家得以在台灣發展出新的作品,並藉著中山創意基地的場地,區分了三個展區,以 ThaiTai 是場偶遇嗎? ThaiTai 是種偏見嗎? ThaiTai 如何被想像?三個提問來回應本展名之概念以及此台泰計畫交流裡所激起的反饋。
你們是替代空間?還是藝術家空間? 好吧,我們知道你無法從中得到更多訊息,今天替代空間只剩下歷史性的意義,而藝術家空間中肯歸中肯,但什麼也沒解釋到。所以別研究了,稱呼只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麼。
所以你們做了什麼? 簡而言之,我們創作,並且策劃展覽。能力許可的時候,我們也推動一些論壇、紙本出版,以及國際藝術家交流計劃。如果你真的沒有空讀背面的簡介,那你記住這個要點即可: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藝術與公眾溝通的新方案,並為這世界增加一些有真正有意思的事物,或試著犯一些錯誤。
為何不專心創作就好? 沒這麼容易。事實上,沒有什麼專心創作這種事,當代藝術與它的群眾遠不只是到美術館走走的單純關係了。無論人們察覺與否,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方面早已與藝術或輕或重的聯繫在一起,一個真正投入創作的藝術家必然不會迴避他所面對公眾問題,而我們只是希望做的更好。
你們如何籌措資金? 失業救濟金。開玩笑的,我們通常以成員腰包與有限的政府補助維持運作,意思就是說我們經常沒有錢可用。
成員都是藝術家? 我們確實是以創作者為班底,但如今也有許多不同領域的成員加入,而且越來越多了,我們樂見其成。至於藝術家?有時候我們確實持著長矛,皮盾、還有一匹瘦馬和一隻獵兔狗。
所以我可以加入你們? 是的你可以。請注意這不是招募廣告,參與什麼首先就是要了解它,我們期待更多人的參與,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更了解我們,了解正是某種重要的參與形式,這意味著所有你能想像到的方式都是可能的,換句話說,你現在就可以開始關心我們了。
那麼如何關心你們? 這題相當重要,但絕對比你想像的容易。跟著下面的步驟做: 第一,成為我們FB的粉絲 http://www.facebook.com/opencontemporary 第二,寄信到[email protected]問候我們; 第三,騰出空檔來找我們聊天,你可能還會得到一杯現煮咖啡。
你們接受捐錢嗎? 老天,不要再問了,現在就行動吧